阅读理解与记忆系统
原文: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systems | Patreon\n译者注:本文的「助记媒介( mnemonic medium)」指的是作者的具体项目。而不是字面意思。
在追求「让人们更容易记住他们读过的内容」这一目标时,我碰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困难:对于大段大段的文本,人们一开始就没搞清楚它们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还没涉及到长期记忆。问题在于,读者的目光就像打水漂的石子一样掠过书页。他们对文本的处理最多只到视觉解码层面,文中的概念甚至从未进入工作记忆。诚然,我们可以不屑一顾,将之归咎于「阅读技能很差」,但我并不想过于轻视这一问题:我怀疑许多高薪的知识工作者也经常会像这样,在最简单的阅读理解上出错。
自从我将阅读作为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以来,我的阅读能力已经大大提高。然而,我仍然(意外地)经常会犯些低级失误。去年,我报名参加了芝加哥大学的一个为期四年的名著研读项目。这个项目非常有趣:我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深入讨论各种富有挑战性的文本。但是,在大多数课程中,讲师的提问(不少于一个)会让我意识到,我其实并没有理解某个重要段落的文本所表达的内容 —— 而且我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领会主旨
受过教育的成年人,真的每天都在基本的阅读理解上出现问题吗?也许是我的问题,我考虑的情景要求上太严苛了 —— 在我的研究中,我要一直观察读者的理解,并且我追求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极其详尽地内化文本,而我参加的芝大课程,涵盖了自古流传的一些文本,它们也难度极大;另外一种可能是,讨论题比你「平常」阅读时会探索得更加深入。
另外,有人说,反正大多数人只是「为了领会主旨而阅读」。他们只想看几个要点,不觉得有必要真正理解作者论述的所有关键细节,更不用说记住。好吧,假设我暂时接受这个观点。那么,人们「领会主旨」了吗?他们知道自己是否领会了主旨吗?
[在一个研究成人阅读理解的开创性实验中,Michael Pressley 及其同事要求](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Pressley et al - 1990 - Sometimes Adults Miss the Main Ideas and Do Not Realize It.pdf)大学生阅读 SAT 风格的短文片段(约 118 到 520 词),并指示他们调整阅读速度,以保证读完后可以回答相关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涉及「主旨」—— 比如「陈述段落的主要思想或基本目的」,其他的问题则涉及细节。学生每读完一个段落后,他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如果他们觉得之前回答错了的话,可以选择是否要重读该段落,以及是否要修改回答。
该实验的核心发现是:对于涉及主旨的问题,如果读者第一次阅读后给出了错误答案,他们不大可能选择重读并再次尝试回答 —— 只有 20% / 27% (对应两种实验情景)的测试情况会选择再次尝试。在重读的情况中,也只有 50% / 57% 的最终回答是正确的。
可能只是学生们比较懒,因为这只是一个人为的实验而不选择重读?或许吧,相比之下,如果是涉及段落细节的问题,回答错误的学生会选择重读,并且有 60% / 75% 都改变了答案。这个差异不符合「学生们比较懒、不关心答案正确」这个假设。为了进一步的探索该假设,作者进行了第二个实验。这一次,学生只需要对自己答案的自信程度评分,但不能重读和修改答案。结果,在对「主旨」问题的错误回答中,60% / 64% 的学生都显示高度自信!实际上,不论正确与否,他们对于自己的答案都非常自信。
作者还想知道,察觉自己是否理解的意识(comprehension awareness),是否只源于有较高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SAT verbal,verbal ability)?结果发现并非如此。他们对同样的学生样本实施了一次微型的口头 SAT,发现口头测试表现虽然和回答的准确度存在中等相关,但与学生的自信评分相关性并不明显。作者对此的解释是,这种自省意识至少部分区别于传统的自省评估手段(译注:也就是说传统的评估可能测不出来)。学生在 SAT 考试中得分较高是因为他们的第一次尝试就更可能是对的。当他们的答案错误时,相较于比他们的分数低的同学,他们不一定更可能注意到这一点。(译注:也就是高理解的同学在答错的时候,并不会更可能意识到自己错了)
上述论文的作者还发表了另一项研究[1],标题很有吸引力:《你不一定了解心里笃定的文章主旨》。他们做了另一个实验,和上文介绍的实验类似,也是要求一组学生阅读每篇文章并回答问题。不同的是,这一次,为了可以自信地回答问题,只要学生觉得有必要,可以不限阅读次数。对照组则是只能读一次文章。结果,「高确定度」的实验组虽然在每篇文章上花了更多的时间,且拥有更多的自信,但再理解上并没有显著地表现得更好。
现在,我们还不应该得出「没有人可以『领会主旨』」这样的结论。有经验的读者的确存在 —— 像[积极发表论文的教授通常富有经验](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Wyatt et al - 1993 -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worth and credibi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s.pdf)—— [我们可以从研究他们的行为当中学到很多东西](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Pressley, Afflerbach - 1995 - Verbal Protocols of Reading.pdf)。但是我猜测大多数的知识工作者会经常表现出阅读理解问题,就像我们反复在大学生中观察到的那样[2]。
从「它说了什么」到「它意味着什么?为什么?」
自从几个月前和 Alex 一起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有在思考阅读理解的问题,但是最近的另一次经历使得我开始重点关注它。
Dwarkesh Patel 是播客月球学会的主持人,该播客重点采访科学家和领域专家。Dwarkesh 的采访超越了普通的浮浅聊天,他对访谈嘉宾提出的问题追根究底、精心考察,因此而别树一帜。接下来几个月他安排了几位物理学家来节目,所以他决定认真学习更多物理知识以做准备。在讨论他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时,我提议 Dwarkesh 来观看我的学习过程,我会学习他已经开始阅读的量子力学书籍,他或许会喜欢这个过程。我会把我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而他可以随时向我提问[3]。
Dwarkesh 对我学习这本书的方法非常惊讶。我阅读一页要用大约 15 分钟,而他只用几分钟或者更少。更重要的是,我不断地向文本和自己提出问题。例如: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它吗?
-
在此处,哪些想法和概念尤为重要?
-
作者显然默认我应该明白这个声明为什么正确ーー那么为什么它是正确的呢?
-
作者在强调这个细节ーー那么,它为什么重要?
-
在此处,作者似乎进行了对比ーー那么,对比点到底是什么?
-
这个细节和我已有的物理知识有什么联系?
-
如果我遮住这个例子只剩它的开头,那么我能够自行推导出剩下的内容吗?
-
我刚才弄错了ーー我理解了犯错的原因吗? 我能解释我的误解吗?
-
当然还有:我能简单回忆一下上一页说了什么吗?
做学术研究的读者会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在《[如何阅读一本书](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Adler, van Doren - 1972 - How to Read a Book.pdf)》中,Adler 和 van Doren 认为,为理解而阅读的本质是向书本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要求不高的读者「不提任何问题——也得不到任何答案」。我是在以相当普通的方式严格要求。
但是,Dwarkesh 有着大学教育背景,他的工作也需要大量仔细阅读,他是一个有经验、有动力的思考者。然而这些策略——这些审问文本的方式——对他来说却出奇地新颖。他不仅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提出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完全理解我所审视的许多词句的意思,而且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理解作者这些词句中的意思。作为一名读者,阅读的过程实际也在隐式地选择对文本的挖掘深度,他并不是主动选择不深入挖掘文本(比如因为时间原因)。而是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选择。
我不认为这很罕见:我猜想大多数(尤其是 STEM 领域的)知识工作者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阅读的,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做的权衡。当然,在我开始研究学习之前,我也是如此。
Adler 和 van Doren 给了我们一个过度简化的对比:「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和「为了理解而阅读」,即能够说出作者在说什么(信息),与能够说出他的意思以及他为什么这么说(理解)之间的区别(*译者注:这两者都能回答「What」,但前者至少不能回答「另外一个场景下我怎么用」)。在前文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在理解作者在说什么时面临的问题。我们看到学生被要求陈述文本的主旨,而不是进行复杂的推理。相比之下,Dwarkesh 错过了关于意义和暗示的细节。
这些更深层次的内容要求读者超越印在字面的东西,因而更难获得。如果无法理解你专注阅读的句子,其文字就会让你困惑。另一方面,如果你理解一个句子的字面意思,但领会的不是作者定义的那个意思,字面上的文字不一定会引起困惑。只有当你头脑中的某种声音持续不断地提出「这部分如何融入整体?」这样的问题时,你才会注意到。这样问题不会印在页面上,答案通常也不在 —— 至少不是明显地呈现在页面上。
阅读理解与记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阅读理解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复杂得多,特别是在更深层次的理解上。对我一个可能的影响是,如果我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可靠地内化困难的文本 —— 不仅知道它们在说什么,还理解它们的含义和「why」——那么直接关注记忆可能是本末倒置了。
我曾试图为 Alex 提供一个记忆系统,来帮助他学习物理 —— 其中装载了他所学习的章节中所有的重要细节。但他在复习环节中常感到痛苦和折磨:许多卡片,他觉得答案令人困惑,或是不明白它的重要性,或是觉得自己在机械复述而非真正理解。无论是复习花费的时间、难度还是收益,都比我预期的来得坏。理所当然地,Alex 逐渐反感记忆练习。
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阅读理解。当 Alex 发现卡片的答案令人困惑时,我认为他阅读原文中的相关解释后依然会困惑。因此,这些问题很可能不是由遗忘引起的,除非 Alex 在阅读时由于对前提概念的记忆较差导致认知负荷过高。也就是说,如果你没记清电场的基本细节,你就会难以理解下一章关于高斯定律的解释。但是他对第一章的卡片也有困难,所以这并不能完全解释目前发生的事情。
我们可以非常朴素地说:首先,请你理解材料;然后,我们会确保你记住它。这是两个互相独立的问题。SuperMemo 的创始人彼得·沃兹尼亚克(Piotr Wozniak)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好的简化启发式方法*,但记忆系统的卡片与理解过程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关系。(*指提供一些简单的条例去做一个事情,这里就是 20 条要求去指导制卡? ——译者注)
问题嵌入文内,促进理解
在诸如《量子国度》的助记文本中,我们将提取练习直接穿插进文本中,因此每阅读几分钟后,你就会停下来回答关于刚刚阅读内容的问题。读者告诉我们,这种嵌入练习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阅读方式。关于文本中的「附加问题」的[现有研究](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Hamaker - 1986 - The Effects of Adjunct Questions on Prose Learning.pdf)已经确定了四个明显的效果:
-
**特定前溯效应(specific backward effects):**附加问题会让你主动回忆前面的信息,增加你未来回忆起它们的可能性(译注:这几个中文词我编的,不是术语,反正意思就是你被问过后,你会倒回去留意以前没注意的,也会更留意以后相关的)
-
**一般前溯效应(general backward effects):**问题会引发对周边环绕文本和相关概念的脑内回顾,并进行深度加工;表现不佳可能会促使你重新阅读文本[4]
-
**特定后溯效应(specific forward effects):**在后续文本里,你会更加关注问题所涉及的内容;你对相关的后续材料会有更好的回忆[5]
-
**一般后溯效应(general forward effects):**再后续阅读时,你会更加专注,包括对于无关材料的专注;如果发现自己表现不佳,你可能会阅读得更慢、更仔细
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程度上,所有这些效应都会发生,即使你对材料的理解得不是很好。实际上,遇到嵌入问题可能会向你「揭露」你没有理解材料的大事实,从而「促使」你去理解材料(例如更仔细地重读)。这些效应展现了一个比线性的「理解 -> 记忆」的过程更为复杂的模型。
抛开具体的执行策略不谈,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与自我调节有关。你应该以多快的速度阅读?你应该关注什么?你应该对文本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你当前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你想要的结果?当你的大脑被困难的材料占据时,你会很难回答这些元认知上的问题,尤其在你还没有养成自省的习惯时。嵌入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外包了这些问答。嵌入的卡片建模了(一种特定类型的)「成功」阅读行为模式,它提供了反馈,并创造出思考和整合信息的自然停顿。
复习环节促进理解
让我们讨论你首次阅读之后最初的复习阶段,在几天和几周内。
如果在这个阶段,你发现自己完全不能理解某张卡片,那么进行回忆练习可能对你的理解帮助不大,除非这促使你重新阅读原文。但这种撞上「不理解」的方式,是令人不快的。你不在书桌前;很难找到原文本;你要么打断复习过程去重读(很麻烦),要么标记该概念以供之后学习(不靠谱)。将该卡片标记为「已忘记」然后继续复习是很诱人的选择(没有软件会提供「我不理解这个」按钮!)。我和 Alex 做实验时,还不像助记媒介那样将问题嵌入到他的阅读中,所以他的感觉是,常常「几天后才发现理解问题」。
但对于并非完全不能理解的例子来说,复习环节为更深入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当你第一次回答问题的时候(阅读中),脑中的概念还很原始。但当你在几天或几周后再次回答时,你可能会以稍微不同的角度看待它。也许你已经阅读了更多依赖于这个概念的材料,或者你已经用它来解决过问题,或者你曾在谈话中提到过它。其中一些经历将与最初的细节一起重现。它们可能会帮助你注意到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即使在我自己撰写卡片时,我也经常在经过几轮复习之后,才会意识到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还有另一些重要方面。
提取促使增进理解的行动发生
假设你刚刚阅读了有关高斯定律的内容。你觉得你理解了作者的意思。你可以向别人解释它。你根据给出的示例学习如何使用它,且看到了它与库仑定律的关系。换句话说,你知道「作者的意思以及他这样说的(部分)原因」。在线性的「先理解后记忆」模型中,你已经完成了第一部分。
但是,当你尝试在一道简单的练习题中使用高斯定律时,感到很费劲。你不断地翻回去查看定义和示例。如果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其他几个问题,你会更深入地理解高斯定律。例如,你会直观地理解公式表面积分里点乘的结果。但是对材料的记忆不牢固,导致你很难解答这个习题。
如果你在几天内复习了相关的卡片,你就能将这些细节合并为更高层次的组块,并建立相关连接,这些连接会帮你在解决问题时以正确的时机提取到正确的知识细节。在做了一打习题后,你会对高斯定律的一些问题建立起解决过程上的自动化,这会使你更容易去解决更多问题,进而促进更多的理解。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翻转了「先理解后记忆」的模式:反而是记忆帮助了你创造某种理解。
制卡促进理解
到目前为止,我讨论了助记媒介的框架,即专家为你 —— 也就是读者 —— 编写记忆系统卡片。但是,如果你愿意并能够自己编写助记卡片,这个过程对你的理解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路线要求很苛刻。要写出好的助记卡片,你必须不断地思考:这段文本的哪些部分很重要,哪些不重要?我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这个概念吗?这个概念与我已知的其他内容有什么联系?它与我的兴趣有什么联系?我能找到概念里需要写成卡片的边界条件吗?我能为实际问题生成一些例子吗?我能观察到作者的心智模型或动机的重要之处吗?这些编写卡片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为理解而阅读的问题相重叠。而且在两种情况下,你都经常会发现,自己因为没有仔细阅读而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这给了你一些调节阅读所需的反馈。
在上一段中提到的问题是你会对文本提出的问题,但是随着你更好地理解编写卡片的媒介的内禀「粒度」,你会注意到你也会对自己的卡片提出上述问题。你会看着你写的卡片思考:这是否概括了这个观点的核心?你会尝试完善卡片:这些细节中是否有不必要的、可去除的部分?你会想知道:我是否捕捉到(概念节点之间)所有重要的联系?你已经写了一张卡片来陈述 A 是这个情况;所以现在你自然地会问:我能否写一张卡片关于 A 为什么是这个情况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你对于所读材料的把握会更加明晰。
所有这些,奇怪之处在于,表面上你创建这些卡片是为了以后记住这些细节。但很多时候,可能是创建卡片的过程本身——而不是后续的复习 —— 对你的学习体验影响更大。以至于你感觉可以扔掉这些卡片,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种结构化的笔记方法。对此,Michael Nielsen 指出,对卡片后续的练习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抱着记笔记的念头,有时像是做抽象的作业,你知道你可能永远不会再看这些笔记,这会侵蚀你的动力。但如果你有过「记忆练习帮助你轻松牢记大量细节」的用户体验,就会对「为有趣想法编写新卡片」自动产生价值感。你会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制卡有益」,你知道你将再次看到这些内容。你有信心持久地记住你所写的所有细节,所以这个过程感觉更真实、更有意义 [6]。即使其中许多卡片实际上只是「糟粕」,是写后即丢的引火物,这一点依然是对的。你用它们来理解材料,以写出一些你真正关心,愿意复习的卡片。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费力且困难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助记媒介会完全自动化卡片编写过程。一些脚手架式的半自动领域也是值得探索的有趣之处。
对我研究的影响
我最初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框定我的目标:「让人们更容易记住他们所读的内容。」但在学习的情景和处理解释性文本的情境中,我更感兴趣的是「让人们更容易内化和运用复杂的思想。」这的确更有意思,但也意味着问题的扩大化。上个月我写过,记忆系统可能需要扩展以支持实践问题解决。现在我谈的是,记忆系统可能需要扩展以支持阅读理解。
扩大研究范围不一定是好主意,事实上反而可能比较糟糕。单单研究回忆、问题解决、阅读理解就已经耗费了很多人毕生精力,所以我并不打算着手解决整个问题。但由于这些问题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如果在它们交织的部分上,对着不寻常的点进行深入思考,或许我会得到「解决其中某个问题子集」的更强大的方案 —— 相比于仅仅专注于单一方面(e.g. 记忆)而言。
以理解为中心的文内问题
前文,我们讨论了在助记媒介中嵌入的问题,是如何帮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全都「试图」这么做。我说话仅代表我自己——Michael 的设计目标可能有所不同——我试图测试和强化读者对卡片中特定材料的记忆,并为后续的练习留一个入口。我们谈到了在阅读中实时「反馈」的概念,谈到了塑造好的助记卡片,但我们并没有采用一个明确的框架以系统性地促进阅读理解。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要目标,你会怎么设计呢?比如只是为了在元认知上获得同样的收益,你可能不需要问那么多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元认知,更好的做法是在当天提出一两个更高层次的「解释性问题」,而推迟记忆细节到第二天。解释性的问题旨在促进对文本的深层加工和反思,我们(图它的过程)而不是答案本身 —— 答案本身可能根本不在文本中。对于回忆类型的卡片,我们在设计上不鼓励回头查看源文本;但对于这些理解类的卡片,我们希望界面上的设计不排斥甚至鼓励用户回滚页面、再次阅读。
在受控的实验环境中,[有证据表明](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Hamaker - 1986 - The Effects of Adjunct Questions on Prose Learning.pdf)这类问题可以帮助阅读理解。但我对这个方向并不是非常兴奋。很多书已经包含了类似的解释性问题;它们似乎并没有强大的影响力;那么我的建议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一点,许多教科书在文本中嵌入了类似提取练习的复习问题。助记媒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你回答出现在助记文章中的问题时,你主观上的设定,是自己要记住答案直到永远。
我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我不喜欢回答书中与理解相关的问题。它们常常让人感到居高临下、无聊,就像令人不快的家庭作业。我不在乎回答这些问题,而且,(不管对错)我通常觉得这样做,对我关心的方面没有助益。
讨论题
教科书习题列表中的解释性问题?不行,无聊,我不在乎。但是在芝加哥大学的课堂上,讲师问了我一些解释性问题,我发现我愿意回答它们。有时候是因为问题非常有趣,但通常它们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亚里士多德对于 X 给出了什么样的理由?你相信吗?」
我认为区别主要在于社交环境。一个我尊重的、真实的人正在问这个问题;他们会真正地与我的答案互动;其他学生可能会在我的回答上展开讨论,或者给出有趣的个人想法;讲师会把我们的答案与后续的问题联系起来,等等。这也部分关于我活动的构架或安排方式。我选择参加了这场关于书籍的讨论,所以这就是我要做的。我正在「讨论」,而不是「做无聊的阅读理解题」。
当然,这些简单的「讨论」题常常揭示了我未能理解作者的意思。我要明确这一点:我在阅读理解方面也有困难!之前我与 Dwarkesh 呈现的情景中,他看到的我正处于「非常仔细的专家阅读模式」。我「上心」是因为我知道那是他想要看到的,而社交环境强化了我的参与感。当我处于「仔细加工文本以编写卡片的模式」时,我的理解力相当好。但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我经常会犯错。我希望有一种阅读增强技术,可以帮助确保我对一篇文本的理解达到我期望的深度——只要这种增强不会带来过于沉重的负担。
这些讨论确实能够增强我的理解力,尽管进展非常缓慢,且覆盖面有限。而且,我做不到对我所阅读的一切都轻松地组织一场具有良好引导的讨论。对此,技术党的速答是:使用大语言模型(LLMs)!让一个机器人向我提问并为我的答案提供反馈。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能够与机器人建立起持续的关系,但目前来说,我发现这种互动无法引起我的兴趣。我并不在乎回答机器人的问题;我知道它并不真正「想要」知道答案;它并不「关心」我的回答;我的答案对它来说没有「意义」,等等。
还有一个可期的替代方案,可能接近于「[精细口头复述](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Simpson et al - 1994 - Elaborative verbal rehearsals and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performance.pdf)」。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练习:在阅读完一段文字后,闭上眼睛用自己的话解释其内容。这种方式与问答的相似点是,它们都可以加强基础理解力,但两者的情绪感受却非常不同。特别是,它不会让我觉得在回答一个我不关心的无聊问题。对了,这里也有一些有趣的增强的余地。例如,目标文本可能有你在解释中没有包含的重要细节,因此可以在实时生成的语音文稿上进行涂画,圈出与它相冲突的部分。再比如可以用一些标记打在文本上,反映你理解了文本的含义,但不知道它为什么是重点。
实用角度上,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被要求记住从未理解的细节令人非常不快。避免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促进理解,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那样;另一种方法是避免问及尚未理解的材料。也许尽言复述提供了一种实现后者的方式:我们只会要求你记住你的解释中包含的细节。
开卷练习
我理想中的记忆系统不仅会加强我对一个概念的回忆,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化我对它的理解。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例如辅助式的问题解决实践、反思卡片、综合卡片等等。这些任务旨在从内部产生理解 —— 即:通过解决某种类型的问题,你会获得某种类型的洞见。
但是,如果两周后我带着加强的记忆和新鲜的视角再读一次文本,或许也能够加深我的理解。我可能会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某个观点的重要性,或者发现我在第一次阅读时错过的某种联系。当前的复习环节的模式存在一个限制,即它与文本是分离的;它基本上假设你在第一次阅复习读时就完全「理解」了一切。如果你没有理解,那么就一定视作一种简单的记忆失败。而复习环节实际上无法包含可以引导你重新解读文本提问。
我想象中,可以围绕「开卷考试」设计一种复习界面。想象一下,在屏幕的一侧浮动一个卡片,而其余部分则用于显示原始文本。结构化、辅助式、有目的的重读可以直接融入到复习体验中。而且开卷考试[似乎](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Agarwal et al - 2008 - Examining the testing effect with open- and closed-book tests.pdf)也能对长期记忆产生相当的效果。
表面上看,这个建议似乎与我之前提出(并否掉了)的整合式理解问题非常相似。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区别。首先,我想象中引导阅读的卡片不会是简单的理解问题,而是深入探究的问题,鼓励读者以新的方式看待文本,或者与后续材料建立连接。其次,我认为在复习环节的情境中可以遇到相应问题这一点很重要。你已经同意了做练习,然后我们给出了练习题。当你阅读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同意的是阅读,而不是回答复习题。
————————
很明显,我还在摸索如何利用我近期对阅读理解和问题解决实践的观察。我怀疑这与记忆系统可能存在着一些有价值的可结合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
感谢 Michael Nielsen 和 Russel Simmons 针对这个话题的有益对话。同时也感谢 Dwarkesh Patel 和 Alex 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
脚注
[1] 不幸的是,我找不到这篇文章的全文(《国家阅读会议年鉴》看起来像一个小型的论文集),所以在这里,我无法评估整个研究,只能总结概要。
[2] 更多信息请见[这篇综述](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Pressley et al - 1997 - Some of the Reasons Why Preparing for Exams Is So Hard.pdf)第九页第一段所包含的参考文献。
[3] 这一视频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发布,同时还会有一个更传统的采访。
[4] Hamaker 的综述没有讨论后一观点,但我从助记媒介的读者那里听到过很多这样的反馈。有趣的是,我在有关附加问题或阅读理解的文献中尚未找到探索这种效应的研究。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专业术语。
[5] Hamaker 的综述没有讨论后一观点,且这一观点的研究程度不如我提到的其他效应,但通常将其称为「测试强化学习」或「前向测试效应」。例如,可以参考 [Arnold 和 McDermott 的论文《测试强化学习:区分测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Test-Potentiated Learning: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Tests)》(2013 年)](http://andymatuschak.org/files/papers/Arnold, McDermott - 2013 - Test-Potentiated Learning.pdf)。
[6] 这种建立信念的过程部分说明了为什么「仅仅机械地重复答案」的经历极为有害。问题不仅仅在于那一刻感觉像是浪费时间,或者你没有理解自己想要理解的东西。这种经历(理所当然地)破坏了你对记忆练习的价值的信念。